宏益配资
这个社会的阴暗面,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。
上个月底,一起"眉山男子带 12 岁女孩开房宏益配资"的事件登上了热搜,引发了上百万人的关注。
视频里,女孩的父亲冲上前踢打坐在地上的男子,情绪激动时大喊:
"我的女儿才 12 岁,他带着我女儿去开房。"
看到自己未成年的女儿和大叔走在一起,任凭哪个父亲都受不了。更何况男子的目的,还是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开房。
根据警方通报,这名 38 岁的男子是无业游民,跟女孩是在某一短视频 APP 上认识的。
很多人看到这一件事的第一反应是,要给女孩做性教育,没错。
但是,我更关注的是另一个细节。
女孩之所以和这个大叔聊得热络甚至还答应线下见面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:
这大叔每天给女孩发 20 元块钱。
我们成年人一眼就能看出来,这是诱骗。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女孩来说,大概只觉得自己遇到了好心人,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。
好在女孩还有点警惕心。看到这大叔年纪很大,大概颜值也不怎么样,就立马联系了爸爸寻求帮助,让自己免遭侵害。
可是,如果这是一个比较帅的年轻小伙子,女孩还会拒绝么?!
感觉很难说。
而且这男的每天用小额转账刷存在感——我特意问了做心理咨询的朋友,她说这种 " 渐进式诱惑 " 最危险:" 先给甜头建立依赖,等孩子觉得 ' 他对我真好 ',陷阱就收网了。"
接下来,我要说一个触目惊心的事情,它的关键词和文章开头的事件一样:
少女、金钱、开房。
是的,除了性教育,我认为另一个话题同样值得家长的警惕:金钱。
必须要让孩子知道:
什么样的钱可以拿,可以赚?
什么样的钱不可以拿,不可以赚?
01
一些女孩,靠"开房"月入上万
现在孩子陆陆续续都放暑假了,不少父母都选择让孩子上补习班,本意是好的,但我前几天刷到一条短视频,里面的妈妈吐槽说万万想不到,孩子们在补习班上讨论的话题竟然是:
开房。
(《小别离》剧照)
她说儿子从补习班回来跟自己聊天。聊着聊着,就觉得不对劲儿。
班里的女孩们竟然在比赛,谁开房多,谁挣钱多。
有个女孩直接公布,自己跟人家睡一晚多少钱,跟人家做其他的多少钱。
还有女孩炫耀,自己靠这种方式赚了几万块钱。
……
在这条视频下方,还有一条热评:
十多岁的女孩一群一群挤在一起讨论"男友"的问题。
有的向大家展示,男友最近给自己买了啥。
有的抱怨,说男友最近没给自己零花钱。
有的则炫耀,男友开车带自己出去玩。
显然,这些女孩的男友要么是辍学未成年的"社会人",要么是"成年人"。他们恐怕专挑零花钱少、缺关爱的孩子下手,在这些孩子眼里,几百块就可能是能改变生活的 " 巨款 "。
男孩也不让人省心,很多孩子都在被金钱观"驯化"。
02
为了得到免费游戏皮肤,儿子"变性"了
一到暑假,孩子们势必要玩游戏,但你有想过,孩子可能会为了挣点小钱,在游戏里骗人么?
我最近就听到这么一件事。
这个妈妈的儿子 14 岁了,马上要上初三,特别喜欢玩游戏。有一天儿子不在家,她拿起平板看电影,突然跳出一条 QQ 消息,写着:
宝贝,你在干嘛?
她汗毛都竖起来了,以为孩子谈恋爱了,立即点开。儿子的 QQ 没退出,所有的聊天记录一览无余。
但是,她却越看越奇怪。
对方一直叫她儿子"宝贝",各种问候,还让发照片。儿子则发送了一张女孩子穿裙子的照片。
感觉俩人就是恋人关系,但是对方明显就是男的,自己儿子也是男的。
难道是同性恋?!她更害怕了,想过儿子早恋,没想过儿子的性取向会这么不同!
她跟丈夫悄悄商量了半天宏益配资,决定跟儿子摊牌。
开口前,她都有点不好意思。但儿子却特别坦然地说了一句:
"我是骗他的,他以为我是女的,我俩游戏还绑了 CP。"
看妈妈那么震惊,他又补了一句:
"我身边好多人这么做,我就是看人家这么做才学的。"
"为啥?"这个妈妈问。
"能得免费皮肤呗!我俩绑了情侣号,他时不时就会送我皮肤。我那朋友靠这个方法,免费拿了几十个皮肤。"儿子还是回答得云淡风轻。
(《小欢喜》剧照)
她平时会定期给儿子零花钱,但数额并不大,想着只要够他渴了饿了买瓶饮料或者面包就行,买游戏皮肤肯定是不够的。
有时候孩子会抱怨自己账号的皮肤少,她也没当回事,还鼓励孩子:
"好好学习,挣钱了,想买多少个皮肤都行。"
可显然儿子等不及了,为此不惜"变性"骗人。
尽管第二天儿子就跟对方删了好友,也解绑了情侣号,但这个妈妈还是隐隐不安。
我们的孩子怎么了?
03
当孩子把 " 快钱 " 当捷径:我们漏掉的金钱价值观课
当孩子把"快钱"当捷径时,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:
那些被短视频里" 16 岁全款提车"剧情洗脑的孩子,正在用畸形的金钱观为未来埋雷 ——
就像眉山那个 12 岁女孩,把每天 20 元的转账当成"善意",却不知这是用未来换的毒药;
就像补习班里炫耀"开房赚三万"的女生,把身体当成快速变现的商品,却算不清这背后要赔上的人生成本;
还有游戏里为了免费皮肤假装女生的男孩,觉得"装柔弱换利益"不算欺骗,却不懂诚信才是人生最贵的通行证……
这些现象的背后,是我们在金钱教育里漏掉的核心课:
当家长只告诉孩子 "没钱就没面子",却没教过 "合法与非法的边界";
当学校强调"考高分才能有前途",却忽视"挣钱方式比数字更重要";
当网络用"躺平暴富"的虚假剧情冲刷认知,我们却没给孩子建立"价值判断"的防火墙,最终让青春期的孩子在"快钱诱惑"面前,轻易就踩进了用短期利益透支未来的坑。
04
分年龄段教孩子认钱:比说教管用 100 倍的落地方法
幸好,现在意识到还不晚,作为父母,我们必须及时把"合理合法挣钱"这门课补上。
6-10岁,用"生活细节"建立对"钱"的基础认知。
这个阶段的孩子对"钱"的理解停留在"能买东西",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细节里,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。
带孩子逛超市、去商场时,跟孩子聊聊工作、挣钱;和孩子一起摆摊赚钱,让孩子亲身体验"赚 37 块钱要忙一下午"的辛苦;设定一个简单的标准,区分"合法"和"非法"。
合法挣钱,就是不伤害别人,不违反规则。
比如,卖自己画的画,挣钱是对的;但偷偷拿别人的钱,或者假装帮人办事却骗钱,就是错的,会让别人难过,还会被警察叔叔批评。
11-14岁,结合"故事和案例",让孩子理解"规则、后果和尊严"。
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独立思考能力,可以用真实案例敲响警钟,让他们明白合法挣钱不仅是"不犯法",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。
谈谈楼下的早餐店老板,早上 4 点起床做包子,很辛苦但也踏实。如果他用坏的食材就可能让客人生病、拉肚子,被罚款甚至拘留。
谈谈同龄人的例子,有孩子为了买游戏机偷别人的钱,自己整天惴惴不安。邻居报警后,警察还找到了他,让父母还了钱还批评了他。
谈谈"尊严"。合法挣钱的人,腰杆是挺直的。如果挣钱方式不对,是要付出代价的。挣钱的方式,比钱本身更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。
15岁以上,结合"价值观"探讨"挣钱的意义"。
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关注"人生价值",在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的问题时,也要带着他们算算"人生风险账" 了。
比如跟他们聊聊当网红靠炒作博眼球迟早被骂的道理,算算帮陌生人转账赚 50 块却可能影响大学政审的成本,或者以电竞选手为例,讲讲作弊赚零花钱可能被封号断送职业前途的后果,让孩子从价值观层面明白合法挣钱是在积累未来的选择权,而不是靠"走捷径"透支人生。
写在最后
暑假已到,家长们一定要多多关心孩子,除了学习和成绩,更要关心孩子在做些什么。
孩子的价值观就像一棵小树,难免会长出"攀比""虚荣"的杂枝。与其骂它"长歪了",不如耐心修剪。
当孩子明白"钱是工具,不是目标;尊重来自品格,不是物质",他们自然会拒绝"走捷径",因为内心的踏实,远比"快钱"更有力量。
你听说过哪些,孩子为了挣钱做的荒唐事儿吗?你是怎么想的?欢迎在下方分享。
重
磅
预
告
1
END
宏益配资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